Menu
百科学网地震产生机制学说的统一

在探索科学真理的征途上,应提倡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”。然而,科学的归宿是“一统江湖”,即科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建立描述某一类事物的统一理论(学说)。若某一理论能合理解释某一类事物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,能描述其演化规律,且能可靠地预测未来,那么可以说该理论代表了相对真理。

扯远了,回到正题。

过去关于地震产生机制的主流学说有:粘滑说、岩石破裂说和弹性回跳说。现在,我们已创立了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。

过去,我们常说以前各种地震产生机制学说的“不是”,让人反感。难道人家真的一无是处再回首,看看这些学说是否反映了真实地震产生机制的某个方面,或者说是否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了大象的某个部位。

锁固段是孕震断层中的高承载力地质结构,其在震间阶段起阻滑作用,呈现黏结现象;而在震时阶段锁固段脆性破裂发生地震,相应地断层呈现快速滑动行为;由于破裂释能伴随有应力降产生,故必然有卸荷回弹,即弹性回跳。因此,若地震产生机制为锁固段脆性破裂,则能实现粘滑机制、破裂机制与弹性回跳机制这三种学说的完美统一。不过,要注意破裂是“因”,回跳是“果”。

GPS观测、大地测量结果和地震活动性来看,黏结断层(长期活动性微弱)常发生大地震;从构造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来看,断层错动或断层中凹凸体(属于锁固段的一种类型)破裂发生地震;从震后调查结果看,某些发震断层确有明显弹性回跳迹象。这些都是由于锁固段的存在和破裂产生的现象和结果。

根据上述分析,易知粘滑说、岩石破裂说和弹性回跳说仅反映了真实地震产生机制的某个方面,像盲人摸象一样仅摸到了大象的某个部位。具体说来,粘滑说的创始人是被现象蒙蔽了双眼,未看到本质;弹性回跳说的创始人则混淆了因果关系;岩石破裂说相当靠谱,但遗憾的是未指明岩石的“籍贯”和“性别”。

仅能统一以前的地震产生机制学说,还不足以说明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科学性。为此,我将根据科学鉴定原则做进一步阐述。该理论不仅满足逻辑自洽性,还能解释各种地震现象与观测结果,还得到了全球62个地震区回溯性分析和前瞻性预测的支持。由此看出,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是目前解释和预测地震最好的理论。当然,若有那么一天,某新理论超越了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,那么后者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以让位于前者。这是由科学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,我们期待着这一天早日来临。关于此,即便伟大的爱因斯坦在论及“相对论”时也谦虚地承认:“所有的物理学理论,不仅牛顿的而且他自己的,都是尝试性的猜测。它们总会被更好的猜测所取代。”